由中國農業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辦的2012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,24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辦,來自中國馬鈴薯種植、加工大省以及英國、荷蘭、比利時、泰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家相關企業參展。
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是展示薯類作物科研、生產、加工、儲運、銷售等各環節最新產品、技術和設備的國際性博覽會,2010年起已在北京召開兩屆。
在此次博覽會上,泰國單獨與中國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以及部分中方企業,召開了中泰木薯淀粉貿易洽談會,向中方極力推薦泰國的薯業貿易環境。
約翰·梵德鵬是荷蘭馬鈴薯中心的項目經理,這一次他組織了21家荷蘭公司到中國展銷他們的設備和技術,“我們想通過此次博覽會拓展合作網絡,與更多中國企業合作。”
荷蘭是世界最主要的馬鈴薯出口國之一,荷蘭馬鈴薯中心此前和中國有過大量貿易往來。“但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馬鈴薯主產區參加博覽會,這有利于我們了解未來的合作伙伴。”約翰·梵德鵬說。
歐洲不少展商把焦點放在中國龐大的馬鈴薯加工市場上。荷蘭國際合作銀行上海分行糧食和農業企業研究部主任達龍·霍夫曼說,以往的研究表明,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后,人們會樂于消費更多的休閑食品,比如薯條和薯片等,“中國馬鈴薯消費市場潛力無限,誰能搶占這個市場,誰就能贏得商機”。
同時,一些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行動,希望能打破外國企業對中國快餐式薯條消費市場的壟斷.
“中國舉辦國際薯業博覽會,正是希望向世界介紹中國馬鈴薯的同時,也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。”內蒙古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李志平認為,薯博會為國內外薯業企業搭建了交流平臺,有利于提升人們對馬鈴薯產業的認識。
作者:佚名 來源:食品安全網